close

happiness-824419_6401.jpg

對於自己的個性及與人相處上

我是個抱著 "多一事不如少一事"的主義者

如沒有踩到底線

凡事退一步以和為貴又何妨?

 

但...隨著人際關係的複雜化

開始思考及正視"溝通"與"自身感受"的問題

也發現到如一開始規則未清楚

會給人再次亦或更造次的不妥

使的心理上一再的容忍

累積到一定時...導致爆發

 

最近看了一本書

與情緒和解 : 再衝突中做出明智的選擇,維持和諧的關係

作者:Lysa TerKeurst

關於目前正需要成長的問題

提供了需要與學習

**閱讀此書時,內容有許多聖經引文,本人非教徒,但有共鳴

 

以下為擷取書中內容:

選擇壓抑。就是藉由遠離衝突來保護自己

然而,一旦壓抑,沒有誠實面對自己真正的感受,那種自我保護很快就變成自私,而懸而未決的衝突將生出惡毒。

 

處理情緒的步驟

Step1:記得你是誰

Step2:重新引導你的焦點

Step3:了解到神的工作並非你的工作

Step4:感恩、讚美每個當下

Step5:了解你的反應決定了你能影響的範圍

 

而對於已造成的感受,可以改變的思考模式且

主動原諒並不代表將會把對方留在親密的圈子裡,

原諒是別人的義務,和解是人的選擇

 

知道自己無法控制他人的行為及反應,

藉由告訴當事者我所聽見的,請當事者幫助我了解情況

我還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止與反應,

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所受的傷害。

 

但這並不是說可以這樣就能挽救彼此的關係

然而,這確實相信可以開啟溝通的橋樑,並且減少讓自己少受內心的煎熬。

這也可以讓當事者少受困惑之苦,讓她不用明明感受到我們之間的籓籬,

卻又聽我否忍(或是沉默)說有任何不對勁的地方

也許兩人都因此成長、成熟。

 

"當事情已無法改變,請賜給我寧靜接受的恩典

當事情必須改變時,則請賜給我徹底執行的勇氣

也請賜給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不同"

 

為人處事上的寬厚、圓融及不給人壓力是我一直以為的期許

願加入了傾聽自己的內心感受時 ,可在我所期許的路上,更寬廣。

 

下一步學習如何通溝、達成雙方共識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fe~♥ 的頭像
    life~♥

    life~♥的部落格

    life~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